自《打造“山大系”品牌 服务青岛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落地实施以来,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积极发挥五位一体“山大系”品牌优势,精准对接青岛市顶层设计及规划方案,搭建资源整合平台,整合一校三地优势学科、人才、科研等资源,完善服务空间布局,全面推进与青岛市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合作,促进学城融合、产城融合,深度融入青岛市和即墨蓝谷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在重点引进和培育服务青岛新旧动能转换急需的领军人才、学术带头人、优秀青年学术骨干方面,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积极行动,为青岛市实现更高水平开放、更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近日,人文社会科学青岛研究院院长方雷教授、生命科学学院向凤宁教授、法学院李本灿教授分别获评社科文化行业、农业行业、法律行业“青岛拔尖人才”称号。
围绕服务青岛人才发展战略,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将进一步积极融入青岛的开放发展大势,持续推进“百名教授进百企行动”,大力支持“青岛市千名专家进重点企业、进企业研发机构、进见习实习基地行动”,鼓励、支持人才扎根青岛、服务青岛、建设青岛,全面提升服务青岛能力,续写名校与名城融合发展、合作共赢的新篇章。
社科文化行业“青岛拔尖人才”——方雷
方雷,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岛研究院院长、山东大学特聘教授、二级岗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组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高端智库首批岗位专家。方雷教授在国内较早地开展地方治理、基层党建等领域的系统研究,累计承担各类课题32项,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项目6个、山东省社科重大重点项目4个,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等权威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90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重要报刊媒体发表时事评论23篇,出版著作12部。
凝练创新实践,推广青岛经验。方雷教授在党的权威报刊《光明日报》,先后发表《“网格化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创新》《“红色合伙人”: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青岛样板》等文章,推介青岛市市北区基层党建的创新实践,并将有关案例纳入其主编的《新时代基层党建创新形态研究》系列丛书;借助承担山东省总工会重大委托课题契机,深化总结青岛莱西市总工会“一平台两机制”系统化维权模式等典型做法,在省内推广的同时,以内参呈阅件形式上报全国总工会研讨。
聚焦青岛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方雷教授指导完成青岛市重点委托课题《青岛城市社区党建引领治理创新研究》,直接服务党委决策;担任青岛市政协理论研究会咨询专家和学术委员,在青岛市政协主办的人民政协理论专题研讨会上作主旨报告,深化政协理论研究;赴青岛市各区县调研基层党建,献策基层党建工作升级;促成与青岛市的横向合作,承担《中国共产党执行力研究》课题,带动提升青岛市相关领域科研水平;在青岛成立全国首家“互联网 ”党建研究机构,对接地方党政需求,助力党建信息化转型;与青岛市委宣传部和青岛出版集团共同策划“青岛哲学季”活动,提升公众人文素养,创制青岛文化品牌。
开展政治宣讲,建言疫情防控。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等为主题,近三年,方雷教授多次应邀为青岛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开展宣讲报告40余场次,覆盖听众近万人。在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方雷教授先后发表文章《构建非对称关系下的疫情应对与治理现代化》和《疫情防控中矩阵式响应的优化路径》,为党和政府的疫情防控及应对工作资政建言,发挥了正向宣传我国疫情防控举措成效的积极作用,获有关部门表彰奖励。
农业行业“青岛拔尖人才”——向凤宁
向凤宁,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山东省杰出青年,山东省植物生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理事、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植物器官发生分委会委员、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女科学家分会委员及国际植物生物技术联合会成员。近4年发表sci论文14篇,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项目8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
聚焦国家战略,保障粮食安全。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是治国理政需要解决的首要民生问题。大豆是我国战略性经济作物,其进口依存度高达85%以上,中美贸易战加剧了大豆的供需矛盾,危及到国家粮食及食品安全。我国大豆产量及种植面积受到土壤盐渍化限制,发掘大豆耐盐性改良的有效靶点基因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向凤宁教授聚焦国家战略及山东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利用理论及应用研究,长期围绕国家战略性经济作物大豆耐盐功能基因发掘及育种技术革新开展研究,在理论和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向凤宁教授关于大豆耐逆基因功能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为精确改良大豆耐逆性提供了有效分子靶点,研究水平处于国际先进地位;创建了用于大规模基因发掘及新品种选育的遗传材料平台;建立高效的大豆基因转化和基因编辑的技术平台。
多地开展实验,建立技术体系。向凤宁教授建立了一套包括化学诱变、基因挖掘及功能解析、基因转化、基因编辑和大豆优良种质创制及新品系选育的技术体系。创建了大豆ems及t-dna插入激活标签突变数据库,获得了2000多份产量及耐逆性状相关突变体材料,创制了高产和抗旱耐盐大豆新种质及新品系,筛选出了4个高产、耐盐碱大豆新品系山大1号、2号、3号及5号,目前山大5号正在进行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试验;收集了928份大豆自交系和125个野生大豆,在潍坊农科院及东营盐碱地进行了430份大豆自交系的表型组分析,筛选出一大批高产及耐盐大豆新种质和新品系;获得1000多份杂种材料和80份稳定品系,为大豆高产、耐逆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优良育种新材料;完成了430种大豆全基因组重测序,开发出系列大豆高产及耐逆分子标记,为进一步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培育高产及耐逆新品种奠定了基础;利用转基因及基因编辑技术定向改良大豆,其中15份过表达gmst1、gmst2、gmmyb84、gmntl1、gmpk6基因的耐盐大豆新种质已完成农业部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中间试验,有望应用于育种实践。
打造精品课程,建设一流专业。向凤宁教授作为专业主干课《植物生理学》课程负责人,课程讲授受到学生一致好评,培养指导的学生获得多项竞赛奖励,参编高教优秀教材,参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在教书育人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作为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负责人,于2019年带领本专业申报山东大学优秀专业,并通过答辩获批,专业建设成效显著。
法律行业“青岛拔尖人才”——李本灿
李本灿,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刑事合规研究中心执行主任,2019年入选“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获山东省第三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东营市东营区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万合企业合规研究院首席顾问、中国律师联盟合规研究院顾问、济南中合合规研究院顾问。李本灿教授在国内较早系统研究刑事合规和公司合规计划问题,围绕“刑事合规”问题展开的博士学位论文获得了南京大学、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奖。近几年,李本灿教授深耕公司合规问题,已经在法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5篇,其中包括法学类“三大刊”两篇(《法学研究》《中国法学》各一篇),主持国家、省部级课题5项。
融会中外理论,推进司法实践。李本灿教授组织编译的《合规与刑法:全球视野的考察》是国内较早系统介绍刑事合规制度的译著,一经上市,该书就引起广泛关注。随着刑诉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李本灿教授的研究领域也从刑事实体法扩展到了刑事程序法,将合规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进行了很好地结合,较早提出了以认罪认罚为制度切口将刑事合规理念引入中国的主张,该主张已经得到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认可,并逐步在广东、江苏、上海、山东等地展开试点工作。
积极建言献策,推动学术交流。在企业刑事合规制度进入我国刑事诉讼程序的过程中,李本灿教授协助各级司法机关做了大量工作,如撰写专题论文、参与政策建言,为地方性司法文件提供专业咨询建议。李本灿教授作为山东大学法学院刑事合规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主持该中心日常学术活动,开展系列学术讲座,并成功举办“山东大学首届刑事合规理论与实务高端论坛”“山东大学刑事合规名家讲坛”(十期),获得了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山东大学法学院刑事合规研究中心已经成为国内刑事合规问题研究的重要理论阵地。
助力法治建设,服务青岛发展。结合前期对企业合规问题的研究,李本灿教授为多家企业、律所、律师协会开设学术讲座,为企业合规理念在青岛市的普及发挥重要作用,以实际行动助力青岛市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具有突出的社会价值。他多次前往即墨检察院、法院和胶州检察院等司法机关参与案件论证,对促进个案公正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合规浪潮席卷全球,中央高度重视我国企业的合规工作,相关部委已经出台了部门规章或者规范性文件要求企业建立合规计划。青岛市各级司法机关积极探索“合规不起诉”相关机制,李本灿教授多次接受青岛市司法机关的咨询,为相关司法改革工作建言献策。